油菜花,别名芸薹(YUN TAI),拉丁文名Brassica campestris,原产地在欧洲与中亚一带,是一种十字花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油菜花集中分布在江西婺源篁(huáng)岭、汉中盆地和江岭万亩梯田、云南罗平平原、青海门源高原等。
植株笔直丛生,茎绿花黄,基生叶呈旋叠状生长,茎生叶,一般是互生,没有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花瓣4枚,呈十字形排列,花片质如宣纸,嫩黄微薄。雄蕊通常6枚,4长2短,通常称为“四强雄蕊”,雌蕊由二心皮构成,子房位置靠上。茎圆柱形,直径大多在0.1-0.8厘米之间,多分枝,茎杆较软;叶互生,叶大,浓绿色,无叶柄及托。三、四月间,茎梢着花,花为总状花序,花萼片四片,黄绿色,花冠四瓣,黄色,呈十字形。果实为长角果,到夏季,成熟时开裂散出种子,紫黑色,也有黄色。
油菜花四片花瓣,整齐地围绕着花蕊,朴实个性。花瓣十分精致,有细狱遥桨再细的纹路,那是技艺多么高超的雕刻家也无法雕琢出来的。中间的花蕊弯曲着凑在一块,仿佛在说着悄悄话。它有坚韧的根茎,茂密的叶,有着像栽种它们的农民们一样的淳朴与粗犷。
油菜花根外追肥
油菜花(2张)
油菜花灌好开花水
油菜花期长达30天,需水量大,可根据土壤墒情灌水1~2次。
油菜花灌好荚果水
油菜终花后,可根据墒情适时灌溉。荚果期可灌水1~2次。
油菜花病虫害
油菜的主要病害,有菌核病和病毒病。菌核病多发生在油菜开花期和子实期,可用托布津或多菌灵水溶液进行喷雾防治。病毒病可通过防治蚜虫来减轻病害。防治蚜虫每亩可用40%乐果乳剂500克,加水配成1000~1500倍液喷雾,或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克,或40%灭病威胶悬剂200克,加水75公斤配匀后,均匀喷布于植株中下部茎、枝、叶和上部花序上。
油菜花应用价值
油菜花图片欣赏(20张)
油菜花是中国第一大食用植物油原料。
油菜花制成的果汁在医疗上据说有预防高血压、贫血和伤风等功效。
油菜花经济价值
中国油菜产业的发展油菜是中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
[2]
种子含油量为33%~50%。自1995年以来,常年种植面积在1亿亩,年产菜籽近1000万吨,占油料作物总产量的40%~45%(不含大豆);同时还生产约600万吨的菜籽饼粕。饼粕蛋白质含量高达40%,菜籽蛋白质的氨基酸组颈雅促芝成合理,其赖氨酸含量与大豆相当,而赖氨酸、蛋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的含量则高于大豆蛋白质,是中国有待开发利用的最大宗优质饲用蛋白源。油菜除用作榨取食用油和饲料之外,在食品工业中还可制作人造奶油、人造蛋白。还在冶金、机械、橡胶、化工、油漆、纺织、制皂、造纸、皮革和医药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油菜花观赏价值
油菜花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又有观赏价值,是观光资源。油菜进入开花季节,田间一片金黄,余邵诗云:“油菜花开满地黄,丛间蝶舞蜜蜂忙;清风吹拂金波涌,飘溢醉人浓郁香”。油菜花竞相怒放,花粉中含有丰富的花蜜,引来彩蝶与蜜蜂飞舞花丛间。浓郁花香令人陶醉,美丽风景让人流连。
婺源油菜花是指婺源县一种美丽而蔚为壮观的人造景地愉巩观。婺源最美的季节是油菜花开放的时候。油菜花成为吸引观光的最佳绿色资源。
篁岭万亩梯田(5张)
江西婺源的油菜花就是这样一种意韵,江西婺源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余邵诗云:"油菜花开满地黄,丛间蝶舞蜜蜂忙;清风吹拂金波涌,飘溢醉人浓郁香"。花粉中含有丰富的花蜜,常引来彩糊删巴蝶与蜜蜂飞舞于花间,由此平添了乡间田园缤纷的景致。三月中下旬,棵棵粉红的桃花、洁白的梨花点缀在漫山遍野金黄色的油菜花中,掩映着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使得每一个逃离纷繁城市的人都能找到归宿。
云南罗平
每年的春节过后,罗平坝子便是油菜花的海洋。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奇特的大海了。它是金色的,它是荡漾着清香的,它是吹奏着牧歌的。
每年2至3月,罗平坝子的80万亩罗平油菜花竞相怒放、流金溢彩,绵延数十里,好似海的金浪,滔的海洋,凡涉足其中者,无不感叹罗平是"金玉满堂之乡"。罗平油菜花海里,村落点点,寨子棋布;此起彼伏的喀斯特锥形山,点缀罗平油主纸菜花海中,有如人间仙景,构成绝妙的图画。
青海门源
门源油菜花是指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县一种美丽而蔚为壮观的人造景观。门源县是北方小油菜发源地,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小油菜种植区,种植面积达50万亩。
这里油菜花的种植范围是,它西起浩门河畔的青石嘴,东到大通河畔的玉隆滩,北到与甘肃省交界的冷龙岭,南至高峻的大坂山,绵延数十公里。
中国四大油菜花海之一,10万亩梯田油菜花海被赞誉为天上人间。世界级摄影基地,婺源春季旅游赏花必游景点,婺源田园风光的经典代表。
由于古树、河流、梯田、农舍、农作物合理布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谐“天人合一”在这里得以展示完整。尤其是山顶人家成了江岭风光的大背景,远眺白墙黛瓦掩在黄花绿树间,阵阵云雾飘来,恍若天上人间,被誉为中国春季“四大花海”之一。
江西婺源篁岭,万亩花海(5张)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开始推广从国外引进的甘蓝型油菜——胜利油菜
[1]
,并以系统选育为主,选育出一批适合于中国多熟制栽培的甘蓝型油菜品种,实现了中国油菜品种由白菜型向甘蓝型转变的第一次革命。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国际上首先发现具有实用价值的玻里马(Polima)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并首先实现了三系配套。通过对细胞质雄性不育、细胞核雄性不育、自交不亲和、化学杀雄、天然杂交、孤雄生殖及辐射育种方法的研究,选育出了一批在生产上发挥重要作用的油菜新品种,如甘油5号、湘油5号等。统计表明,中国油菜的种植面积、单产水平和年均总产50年代分别为2903.5万亩、30.9公斤/亩和88.7万吨。
60年代分别为2381.5万亩、32.0公斤/亩和78.6万吨。70年代分别为3214.8万亩、45.4公斤/亩和146.4万吨。1979年达到240.2万吨,首次超过中国历史上最高的1934年产量190.7万吨;80年代是中国油菜生产的快速增长时期,由于中油821、秦油2号等丰产性好、抗(耐)病性较强的甘蓝型品种的推广与应用,使中国油菜单产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种植面积、单产水平和年均总产分别为6368.3万亩、76.7公斤/亩和488.4万吨,分别比70年代增长98.1%、68.9%和233.6%,实现了中国油菜向高产、稳产、高抗转变的第二次革命。
江西婺源江岭稻草人(7张)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 参考资料
-
- 1. 油菜花的介绍 .护花网[引用日期2016-03-01]
- 2. 油菜产业跨越式发展应从四方面改进 .中国农机新闻网[引用日期2016-03-01]
- 3. 全黄了!罗平迎来油菜花最佳观赏期!就这几天! .北京时间.2018-02-26[引用日期2019-03-14]
- 4. 吴向阳携“篁岭晒秋”获江西经济影响力年度人物专项奖 .凤凰江西综合.2016-1-11[引用日期2016-03-03]